亲爱的璇姐:
再次提笔给你写信,妈妈都能想象得到你收信时的表情:有一丝小雀跃,不知道妈妈又要说些什么;有一丝小轻蔑,我的妈妈就是矫情,整天在一起叽叽喳喳,话还说不完……可是,妈妈的话还就是说不完呢。就像姥爷当年爱给我写信一样,妈妈也喜欢给你写信。写信时我是安静的,可以清晰地理出自己的思路,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。而且,妈妈知道你和我一样,会珍藏这些信。见字如面,那一个个堆积起来的方块字,美也罢,丑也罢,个个有生机,处处见亲情。
妈妈忘不了喝过的最香甜的水,是你上幼儿园大班时给妈妈烧的。妈妈当时不舒服,躺在床上,既不能陪你玩,也不能爬起来为自己倒一杯水。于是你用电热水壶烧了水端给妈妈。第一杯,温度刚刚好;第二杯,还是恰到好处,不免心生疑惑,询问后才得知,其实你并没有把水烧开,而是烧了一会儿手伸进去摸了温度差不多就关掉电源倒给我喝……
妈妈忘不了的,还有盖过的最温暖的被子,是你上小学一年级给妈妈盖的。因为不放心你独自玩耍,午休妈妈睡得并不踏实。一会儿,你悄悄进来了,看见妈妈露在外面的脚,严严实实地给妈妈用被子捂好,上面也把被子一直拥到脖根底下……初夏,这样严实地捂着,并不舒服。于是我又掀开被子。一会儿你又进来,再次给妈妈盖好被子,并坐在旁边守着……妈妈没有动,眼里的泪水生生咽回了肚里……
妈妈听过最煽情的话,不是爸爸说的,依然是你,我的宝贝。你上小学三年级时,我做了一个小手术,出了手术室头脑晕晕忽忽,耳畔传来天籁般的声音,那是你反复的呼唤——妈妈我爱你,妈妈我永远都不离开你……
今生有你相伴,妈妈是多么幸福。我养育了你,而你改变了我。妈妈越来越喜欢阅读,迷上了书法,恋上了微笑。不知道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,妈妈在努力地嘴角上扬对待身边人。因为妈妈有自私的想法,吾家有女初长成,妈妈希望我的姑娘走向社会,遇到的人,都能像妈妈一样报以微笑待之,那么我的孩子的内心该是多么轻松,愉悦,并心怀感恩。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你,我的孩子。
其实父母和孩子是互相成就的。父母的关爱、行为习惯、阅读嗜好,都会对子女产生深远的影响。你的姥爷这样影响了我,而让妈妈庆幸的是,在你身上也多少有着我的影子。当然,妈妈更希望你是一个不同于父母的单独的个体,如果养儿育女象复制粘贴那么简单,岂不是我们的缺点、我们的失败也一并要被你收纳?每个人都该有自己不同的特性,或温婉,或热情,但绝不是一味的标新立异,而是要在取舍中发扬传承。比如孝顺、诚信、善良、担当,就是我们做人的底线和基准。有些道理不一定要正襟危坐地讲授才有效果,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往往更好。妈妈在公交车上捡拾垃圾,你会抠贴在墙上的野广告;妈妈为陌生人指路,你会倾其所有帮助街边乞讨的老人……代沟、差异不可避免,我看不懂《三体》,你不感冒《平凡的世界》;我更愿意以善意化解尴尬,而你爱憎分明……妈妈不会想着去抹平,只要找到平衡点就好,比如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诸多文人,个个都是我们共同的爱恋。
人有时候很奇怪,走得太近,会失去自我,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,深爱彼此却从不表达,缺失的,是沟通理解与关爱。而妈妈暗自庆幸,还好,我们总是有话说。上下两代人能保持朋友一般的关系,可疏可密,岁时存问,相待以礼,岂不甚妙?
我的孩子,十七岁的你羽翼渐丰,很快你会面临高考,离开家庭,开始自己独立的人生。妈妈把你养大,但这并不是你一定要陪我变老的理由。当有一天你终要离家的时候,妈妈也会深深地不舍、思恋,但是相比之你更加美好的人生愿景,妈妈更愿意以亲情做线,愿你像春日暖阳里的风筝,自由有度的飞翔。
我亲爱的孩子,妈妈并不期待我们彼此什么都互相欣赏,惟愿我们共同的生活点滴,是今后经久不衰的谈资。
永远爱你的妈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