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扬优良传统 继往开来不断奋进
本报讯 (记者 司文)连日来,我市中小学教师纷纷热议“西迁精神”。老师们说,“西迁精神”正是学校师生需要学习、继承和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,鼓舞着学校传承优良传统、继往开来、不断发展。
西安交大附中航天学校副校长曹源告诉记者,西安交大附属中学为交大自办中学,前身为1896年创办于上海的南洋公学外院的中院(中学)。1908年,中院改为普通中学,也称附属中学,以学子水平出众而闻名当时。此后学校虽几经变迁,但优良的传统已继承下来。“忆往昔,伴着交大西迁,不论是筹建还是重建,在交大的‘西迁精神’鼓舞下,创业者们白手起家,从零开始,并且从一开始就把‘注重学生全面发展,提高学生综合素质’作为立校之本,从第一届学生抓起,圆满完成了三年的教学计划和任务,在西安市确立了交大附中的声誉。进入21世纪,交大附中不断扩大优质教育品牌影响力,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。交大附中合作办学事业不断发展壮大,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,教师们都能够继承和弘扬‘西迁精神’,兢兢业业,无私奉献。‘西迁精神’是宝贵的,我们一定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,不断扩大学校优质教育资源,为全市教育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!”
“‘西迁精神’的渊源与市第八十三中学有着直接的关系,也可以说市第八十三中学是‘西迁精神’的硕果。”市第八十三中学副校长沙涛告诉记者,1956年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。1957年,为解决子女就读问题,交通大学在市政府的支持下筹建了附属中学,这就是市第八十三中学的前身。回忆往昔,沙涛感慨良多。他说,建校伊始,学校在现址上建了三间茅草房作为教室,校门口至今保存的十棵雪松见证着学校的成长。一大批操着江浙口音的交大人成为第一批中学教师,他们给教育水平落后的西北基础教育注入活力,他们在极其简陋的环境下尝试着新的基础教育模式,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优秀学生,走出了一大批杰出校友代表。“作为‘西迁精神’的传承者,学校的老师们都没有忘记这段历史,我们将传承并发扬先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,不忘初心砥砺前行,为办好让西安人民满意的学校而奋斗!”
远东第一小学校长马玲对“西迁精神”有着自己的见解。她说,“‘西迁精神’是奉献、是爱、是担当。”当年交大的老师怀着满腔的热忱和无私的奉献来到西北,才有了西部地区科学技术教育领域的大发展。他们中不乏年长者、背井离乡独自奋斗者、放弃优越生活条件的牺牲者。他们有着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,他们的精神是富足的,心灵是强大的。“我们的国家,特别是西北人民应该感谢这样的一群人,因为我们的文化生活和地区发展与他们的青春奉献是密不可分的。今年,远东第一小学正在积极筹建远东实验小学,9月将如期开学。我们也需要将远东一小的优质教育资源‘西迁’出去,需要部分骨干教师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,组建新的团队去奋斗和创造,这里面需要的也是奉献、爱和担当。我们一定不负众望、不懈努力,发扬‘西迁精神’、奉献精神,建设好一支优良教师队伍,以铁一般的精神去拼搏,建设好一所为老百姓提供优质服务的品牌学校!”
西安小学校长吴积军表示,学习“西迁精神”就是要学习“我是一块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”、“党让我们去哪里,我们就背上行囊去哪里”的无私奉献精神;学习“党让干什么就去干什么,听党话,跟党走,把党和国家的需要当成自己的责任,当成矢志不移的人生追求”的家国情怀。“作为一名小学校长,除了自己要认真学习‘西迁精神’,把个人选择融入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之外,更应该正确把握时代需求,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,正确理解为谁培养人、培养什么样的人、怎么培养人。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,把育人放在第一位,从小培养学生们坚定的理想信念、远大的家国情怀和甘于奉献的精神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出更多人才。”
(本篇系转发《西安日报》2018年01月26日 11 版 “弘扬西迁精神,走在时代前列”栏目新闻)